MOSFET与晶体管的区别

分享到:

MOSFET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的缩写,是一种用于电子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与普通的晶体管相比,MOSFET有着更低的输入电流、更高的输入阻抗、更大的增益和更小的功耗,广泛用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放大、开关和控制应用。MOSFET的结构和原理基本上与JFET(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相同,只是控制电场是通过氧化层的电荷,而不是PN结的耗尽区域,因此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主要由一个源极、漏极和栅极三个电极组成。当在栅极施加一个电压时,会在氧化物表面形成一个电场,这个电场会控制源漏结上的电荷运动,从而实现电流的控制。

罗姆   ROHM   MOSFET   晶体管

MOSFET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 恢复阶段(Charge Accumulation):当MOSFET的栅极电压为零时,正电荷和负电荷会均匀地分布在栅极和氧化物界面上。此时,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一个导电通道,电流可以自由地流动。

  • 调制阶段(Depletion):当MOSFET的栅极电压开始增加时,会在氧化物表面形成一个电场。这个电场会使得半导体中的少数载流子向栅极靠近,从而形成一个空穴和电子的夹杂区,即MOSFET中的亚阈值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源漏结上的电荷被控制,电流得到调制。

  • 放大阶段(Enhancement):当MOSFET的栅极电压进一步增加时,会吸引更多的少数载流子,使得亚阈值区域扩大,同时源漏结的电荷也被控制得更加严格。在这个阶段中,MOSFET的导通状态被进一步增强,电流得到更加精确的控制。

罗姆   ROHM   MOSFET   晶体管

MOSFET的特点是具有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和高电压控制能力。它能够承受高电压和高功率,因此在高频和高速开关应用中广泛使用。同时,MOSFET的尺寸越小,速度越快,功耗越低,因此在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用于放大和控制电子信号。它由至少三个掺杂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区域组成,常用的三个区域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在控制电流的作用下,调节电子在材料中的流动。当电子通过发射极进入基极时,它们能否到达集电极取决于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场。通过控制基极电压或电流,可以调节集电极上的电流,实现电子信号的放大或开关控制。晶体管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等,有时特指双极型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如Relay、switch)不同,晶体管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所以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

2016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团队打破了物理极限,将现有的最精尖的晶体管制程从14nm缩减到了1nm,完成了计算技术界的一大突破。

这些设备由通常用于放大或开关目的的半导体材料制成,也可以用于控制电压和电流的流动。它还用于将输入信号放大为扩展区输出信号。晶体管通常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固态电子设备。电流的循环可以通过添加电子来改变。该过程使电压变化成比例地影响输出电流中的许多变化,从而使放大倍增。除了大多数电子设备外,并非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包含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晶体管。某些晶体管单独放置或通常放置在集成电路中,这些晶体管会根据状态应用而有所不同。

“晶体管是三脚昆虫型组件,在某些设备中单独放置但是在计算机中,它被封装成数以百万计的小芯片。”

罗姆   ROHM   MOSFET   晶体管

 

晶体管由三层半导体组成,它们具有保持电流的能力。诸如硅和锗之类的导电材料具有在导体和被塑料线包围的绝缘体之间传输电流的能力。半导体材料通过某种化学程序(称为半导体掺杂)进行处理。如果硅中掺有砷,磷和锑,它将获得一些额外的电荷载流子,即电子,称为N型或负半导体;而如果硅中掺有其他杂质(如硼),镓,铝,它将获得较少的电荷载流子,即空穴,被称为P型或正半导体。

罗姆   ROHM   MOSFET   晶体管

当晶体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电压时,会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场,使得PN结区域变窄,从而使少数载流子(电子或空穴)更容易穿过PN结。这些少数载流子进入基区后,会被基区中的禁带击穿,从而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形成一个电流,从而控制输出信号。因此,晶体管可以被用作电子放大器或开关。

二者区别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和晶体管都是半导体器件,但是它们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MOSFET是一种基于场效应的器件,而晶体管是一种基于电流的器件。具体来说,MOSFET的导电能力是通过控制沟道中的电场来实现的,而晶体管的导电能力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实现的。

另外,MOSFET的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很低,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较低,输出电阻较高。这使得MOSFET在需要高阻抗输入和低阻抗输出的应用中更为适合,例如放大器和开关电路。

此外,MOSFET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例如具有很高的开关速度和较低的开关损耗。但是晶体管也有一些优点,例如在低频应用中的线性性能较好。

因此,在选择器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器件。

MOSFET和晶体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低输入电阻:MOSFET的输入电阻非常高,通常在兆欧姆级别,相比之下晶体管的输入电阻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姆到几百兆欧姆之间。

  • 低噪音:由于MOSFET的输入电容很小,因此噪音水平也很低。

  • 容易制造:MOSFET可以通过晶圆制造技术进行批量生产,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低成本生产。

  • 高阻断电压:MOSFET的阻断电压可以达到几百伏特,而晶体管的阻断电压通常较低。

  • 低功耗:MOSFET在开关操作时消耗的功率非常低,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低功率应用。

相比之下,晶体管的优点包括:

  • 高增益:晶体管具有很高的放大倍数,因此可以用于高增益放大器。

  • 高可靠性:晶体管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长寿命,通常可以工作几十年。

  • 快速响应:晶体管的开关速度非常快,可以用于高速开关电路。

  • 适用于高电压:晶体管可以承受高电压,适用于高压应用。

小结

以上就是对于MOSFET和晶体管分别的详细介绍以及他们的对比内容,总之,MOSFET和晶体管各有优缺点,具体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关键词:罗姆MOSFET

继续阅读
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光斑尺寸转换器设计

硅光子技术是一种光通信技术,使用激光束代替电子半导体信号传输数据,是基于硅和硅基衬底材料,利用现有CMOS工艺进行光器件开发和集成的新一代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相当高的传输速率,可使处理器内核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快100倍甚至更高,功率效率也非常高,因此被认为是新一代半导体技术。

IGBT开通过程详解

一开始我们简单介绍过IGB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的行业对使用IGBT时,对于其深入的程度可能不一样,但是作为一个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的过程,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随着载流子寿命控制等技术的应用, IGBT关断损耗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外,大功率IGBT 器件内部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极大地增加了IGBT 的开通损耗,因此,IGBT的开通过程越来越引起重视。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介绍

我们了解到,“网络分析器”是指用于各种“网络”的工具(如图1所示)。举例来说,现在大多数人都使用在4G或5G“网络”上运行的蜂窝电话或移动电话。此外,我们的家庭、办公室和商业场所多数也配备有Wi-Fi或无线局域网“网络”。此外,许多计算机和服务器都被设置在“网络”中,这些网络与云相连接。每个“网络”中都有一个特定的网络分析器工具,用于验证性能、绘制覆盖区域地图并确定问题所在区域。

功率器件结温和壳顶温度的差异

在设计开关电源、电机驱动以及其他电力电子变换器时,通常会采用功率器件。为了保证这些器件在合理安全的工作范围内,需要测量功率MOSFET或IGBT结温。因为功率器件的结温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相关。测量功率器件结温通常有两种方法:热电偶和红外热成像测温仪。

IGBT中的密勒效应分析

IGBT 的开关时间应综合考虑,快速开通和关断有利于提高工作频率,减小开关损耗,但过快的开关速度会造成很高的尖峰电压。当IGBT 开通后,驱动电路需提供足够的电压、电流幅值,使 IGBT 在正常工作及过载情况下不至于退饱和而损耗。驱动电路中门极电阻对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