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充电系统的性能对于车辆的实用性和用户接受度至关重要。AC/DC转换器作为充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实现高效、快速且可靠的充电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随着快充技术的不断发展,对AC/DC转换器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其可靠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AC-DC转换器的基本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及车载电气系统的直流供电需求。其工作原理基于多种电路拓扑结构,常见的有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两种类型。线性AC-DC转换器通过调整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控制输出电压,结构相对简单,但其效率较低,因为大量的电能会以热能形式损耗。在一些早期的低功率充电应用中有所使用,但随着对充电效率要求的提高,逐渐被开关电源所取代。开关电源型AC-DC转换器则通过高频开关动作来实现电能转换。它主要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部分。在整流阶段,交流电通过二极管整流桥被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常见的整流方式有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半波整流仅利用了交流电的半个周期,效率较低;全波整流则利用了整个周期,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更高,效率也相对提升。接着,滤波电路使用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来平滑脉动直流电,减少电压纹波,为后续的稳压电路提供较为稳定的直流输入。稳压电路通过反馈控制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频率,精确控制输出电压,确保其在负载变化时仍能保持稳定。这种开关电源的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减少了热量产生,使得在新能源汽车高功率充电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向高压平台发展,800V甚至1000V高压架构逐渐普及。在这样的高压系统中,AC-DC转换器需要与之适配。一方面,高压平台降低了充电电流,根据焦耳定律,电流的减小能够显著减少传输线路中的焦耳热损耗,提高充电效率。另一方面,高压环境对AC-DC转换器的电气绝缘性能、耐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转换器内部的功率器件需要具备更高的耐压等级,如采用碳化硅(SiC)功率器件。SiC器件相比传统硅器件,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快的开关速度,能够在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并且进一步提升AC-DC转换效率至99%左右,更好地适应高压快充技术的发展需求。
AC-DC转换器在快充过程中与BMS密切协作。在充电开始前的握手阶段,通过控制导引电路完成设备与车辆的物理连接确认,检测绝缘电阻及接地状态,确保充电环境安全。随后的参数配置阶段,BMS向充电桩发送电池状态参数,包括荷电状态、健康状态、温度等信息。AC-DC转换器根据这些参数动态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流曲线,以实现对电池的最佳充电策略。例如,在电池SOC较低时,采用较大的恒流充电模式快速补充电量;当电池接近充满时,切换为恒压充电模式,防止过充,保护电池寿命。在整个充电过程中,BMS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一旦检测到异常,如电池温度过高、电压异常等,会立即通过CAN总线向AC-DC转换器发送停机指令,分断接触器,停止充电,保障电池安全。
在快充过程中,AC-DC转换器会承受较大的电气应力。由于充电功率高,电流和电压的变化速率快,功率器件会频繁经历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例如,在开关瞬间,功率器件可能会面临电压尖峰和电流浪涌。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应力环境下,功率器件的性能会逐渐下降,可能出现导通电阻增大、开关速度变慢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导致器件击穿损坏。此外,电气应力还会引发电磁干扰(EMI)问题。快速变化的电流和电压会产生高频电磁场,这些电磁场不仅会影响AC-DC转换器自身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的车载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如影响车辆的通信系统、传感器信号等,降低整个充电系统的可靠性。
AC-DC转换器在电能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尤其是在高功率快充应用中,发热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功率器件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是主要热源。例如,当使用传统硅基功率器件时,其导通电阻相对较大,在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较多热量。另一方面,散热不良会进一步加剧温度升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AC-DC转换器内部温度会持续上升,导致功率器件性能恶化。高温会使功率器件的阈值电压发生漂移,降低其可靠性,还可能导致焊点融化、电路板变形等物理损坏,严重影响转换器的使用寿命和充电系统的稳定性。
AC-DC转换器中的功率器件是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元件,其老化与失效是影响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多,功率器件会经历电迁移、热疲劳等物理过程。电迁移是指在高电流密度下,金属原子在导体中发生迁移,导致金属连线变细甚至断裂,影响器件的导电性能。热疲劳则是由于功率器件在工作过程中反复经历温度变化,内部材料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循环,最终导致材料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降低器件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当功率器件老化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突然失效,如开路或短路,使AC-DC转换器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导致充电系统故障。
在电路设计阶段,采用合理的拓扑结构和元件选型是提高AC-DC转换器可靠性的基础。例如,选择具有低导通电阻、高开关速度和良好散热性能的功率器件,如前文提到的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能够有效降低电气应力和热损耗。同时,通过优化电路布局,减少布线电感和电容,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采用多层电路板设计,合理分配电源层和信号层,增加电气隔离,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此外,引入软开关技术,如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可以在开关过程中减少功率器件的电压和电流重叠,降低开关损耗和电气应力,延长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中,AC-DC转换器对于快充技术的实现至关重要,但其可靠性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强化热管理、提高环境适应性以及实施状态监测与预测维护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AC-DC转换器的可靠性,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