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开发出使用纳法级超小电容车载LDO稳压器“BD9xxN1系列”

分享到:

罗姆 ROHM 半导体 芯片

近年来,随着各种设备的电子化进程加速,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数量也与日俱增,为了减少元器件的尺寸和数量,对于减少常被用来提高电路稳定性的电容器数量的要求增加。 因此,电源电路越来越需要即使电容器容量很小也能稳定工作的电源IC,但是,1μF以下的输出电容量很难确保应用产品所要求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课题,ROHM于2020年确立了用于电源IC的超稳定控制技术“Nano Cap”。此次的新产品通过搭载Nano Cap技术,实现了在输出电容器容量非常小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的LDO稳压器

新产品是搭载了ROHM自有的超稳定控制技术“Nano Cap”的新型车载LDO稳压器系列,支持低至100nF(纳法:10的负九次方)的输出电容量,不到普通产品1/10,而且,在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2波动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应用产品所要求的稳定工作(输出电压波动100mV以内:负载电流波动1mA⇔50mA/1µ秒时)。新产品支持超宽范围的输出电容量,不仅适用于普通的数μF的小型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和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也适用于以往实际应用中很难稳定工作的1μF以下的0603尺寸超小型MLCC,因此,不仅有助于元器件和电路板的小型化,还可以在更广泛的电容器条件下使用,有助于减少设计工时。

新产品已于2022年4月开始出售样品(样品价格200日元/个,不含税),计划于2022年8月起暂以月产2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另外,新产品已经开始通过电商进行销售,通过Ameya360、Sekorm和Oneyac等电商平台均可购买。

关于搭载Nano Cap技术的本系列产品的阵容,ROHM计划到2022年底扩充到22种产品,到2023年底扩充到46种产品,旨在为解决应用中的更多问题做出贡献。

罗姆 ROHM 半导体 芯片

罗姆 ROHM 半导体 芯片

 

<关于Nano Cap>

Nano Cap是在ROHM的垂直统合型生产体制下,凝聚“电路设计”、“布局”、“工艺”三大先进模拟技术优势而实现的超稳定控制技术。稳定控制技术解决了模拟电路中电容器相关的稳定运行课题,无论是在汽车和工业设备领域,还是在消费电子设备领域,这项技术都有助于减少各种应用的设计工时。

图片 4

 

<新产品详情>

“BD9xxN1系列”是车载一次LDO系列新产品,满足车载产品125℃以上工作和汽车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AEC-Q100”的要求,也满足一次电源输入电压40V以上等基本要求。利用新搭载的超稳定控制技术“Nano Cap”,新产品能够支持不到普通产品1/10的100nF输出电容量,而且,即使在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波动时,也能实现应用产品要求的稳定性(输出电压波动在100mV以内:负载电流波动1mA⇔50mA/1µ秒时)。围绕支持输出电容范围和响应性能,提供各项性能均衡的业界高性能产品。

罗姆 ROHM 半导体 芯片

 

ROHM计划通过扩展输出电压和封装形式,到2022年底将本系列的产品阵容扩充至22款产品,到2023年底再增加24款产品并推出支持500mA输出电流的产品,产品阵容中共计46款产品,旨在持续为解决应用中的更多问题做出贡献。

 罗姆 ROHM 半导体 芯片

 

<应用示例>

◇燃油喷射系统(FI)和胎压监测系统(TPMS)等动力总成系统

◇车身控制模块(BCM)等车身系统

◇仪表盘、平视显示器(HUD)等信息娱乐系统

除了车载一次电源应用之外,还适用于其他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支持工具>

ROHM提供高精度SPICE模型“ROHM Real Model”,在新产品验证用的仿真模型中,利用ROHM自有的建模技术,忠实地再现了实际IC的电气特性和温度特性,可使仿真值与IC实物的值完全一致。通过可靠的验证,可有效防止实际试制后的返工等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应用产品的开发效率。

罗姆 ROHM 半导体 芯片

这种SPICE模型可通过以下的ROHM官网链接查看

<术语解说>

*1) LDO稳压器(Low Drop Out Regulator / 低饱和稳压器)

电源IC的一种,将直流(DC)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入和输出的电压差较低,属于“线性稳压器”(输入输出电压呈线性动作)。与DC/DC转换器IC(开关稳压器)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噪声低等特点。

*2) 负载电流、负载响应特性

从电源IC的角度来看,微控制器、传感器等后级的电子电路都可以看作是“负载”。当这些负载工作时,会流过电流(负载电流),从而导致电源IC的输出电压波动(下降)。负载响应特性是指使负载电流导致波动的电压复原所需的响应时间和电源的稳定性。

・“Nano Cap”是ROHM Co.,Ltd.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继续阅读
碳化硅比热容: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析

碳化硅(SiC)的比热容是其关键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展现独特优势,尤其在高温应用中。当前,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科学家们已对碳化硅的比热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随温度升高的增大趋势及受纯度、晶粒大小、制备工艺影响的规律。

MOS管过流保护:技术难点与保护原理深探

MOS管过流保护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监测负载电流,并在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切断MOS管的导通状态,以防止电路受损。实现这一保护的关键在于使用过流检测电阻和比较器来检测和控制电流。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SOA等辅助电路以增强保护效果。

探索碳化硅比热容:材料性能与温度变化的奥秘

碳化硅(SiC)的比热容是其关键热学性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展现了在高温环境下的出色热稳定性。SiC的比热容受纯度、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等因素影响。高比热容使SiC在电子器件、陶瓷材料和核反应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通过控制晶粒尺寸、减少杂质、引入高导热第二相材料和表面改性,可优化SiC的热性能。

锂电池内阻揭秘: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锂电池的内阻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通过IMP内阻技术可以精确测量。该技术基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关系推算内阻,并考虑温度、充放电状态等因素。电池的结构设计、原材料性能、制程工艺以及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均会影响锂电池内阻。极耳布局、隔膜结构、电极材料性能、制程工艺控制精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内阻的大小。

IGBT米勒效应:成因与影响缓解策略探讨

IGBT米勒效应是IGBT在工作时因内部电容效应导致输入端信号变化影响输出端电压和电流的特殊现象。它揭示了IGBT内部结构与外部电路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器件性能。为降低米勒效应,可选择合适晶体管和阈值设置,优化电路布局,采用负门极驱动方式或高频变换器技术。米勒效应对IGBT的放大倍数有显著影响,需在设计和分析中充分考虑。